11月19日下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成立30周年暨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出席大会并致辞。
张建春对音著协在新时代新阶段的工作提出四点意见。第一,保证方向,规范管理。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音乐词曲权利人与使用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维护好中国特色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第二,广泛联系,服务大众。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服务权利人和使用者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广泛联系各相关利益方,成为权利人、使用者的音乐版权图形版权登记之家。第三,守正创新,提升效能。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集体管理工作的效能,以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第四,深化合作,推动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内外集体管理组织的沟通交流,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进步。
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总干事甘迪·奥龙在致辞中表示,过去30年来,音著协在音乐著作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未来,CISAC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音著协发展,希望能够为音乐创作者带来更多版权收入,并进一步推动中国著作权环境的改善。面对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挑战,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需要坚实的法律基础、有力的政府支持,也需要自身的更高效运作,而音著协无疑已逐渐具备以上条件,相信这些在未来会持续促进中国著作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主席雷蕾在致辞中说,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王立平为代表的一批中国音乐家产生了在中国创建并发展音乐著作权制度,造福音乐创作者的初心。 在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支持下,音著协于1992年年底正式成立。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音著协目前已拥有1.2万多名音乐创作者和音乐出版者会员,管理全球范围内1600多万首音乐作品的著作权,面向使用音乐作品的社会各行业,为词曲作者等音乐著作权人收取的许可使用费总额达34.5亿元人民币。走过30年发展历程,音著协已从当年的一根幼苗,成长为一棵能够为千千万万音乐创作者群体遮风挡雨的大树。未来,音著协将团结各方、加强协作、守正创新、勇往直前,为著作权集体管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版权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不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