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权协会聚焦人工智能在出版领域应用 AI时代已来,出版业何去何从
2024-03-16 作者: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AIGC具有高质量、大规模内容生产和低成本三个特征,一旦Sora等视频生成技术应用普及,势必会使得纸质阅读受众逐渐减少,传统图书市场会更加艰难,再加上人工智能大模型盈利困难、法律伦理和版权问题有待解决,将会进一步导致出版人才需求的大量下降,传统出版人可能会被逐渐替代。”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茅院生在出席近日由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远集坊第六十二期活动时分析道。

  本期远集坊活动以“人工智能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为题,邀请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黄强、励讯集团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张玉国、数传集团首席执行官施其明、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名誉主任李明德等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给出版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活动由中国版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于慈珂主持。


  AI将为出版业带来全流程赋能与提升


  AI给出版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呢?茅院生在演讲中认为,AI给出版业带来的是全流程的赋能与提升。

  “AI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五方面的创新,即创新内容生产、创新翻译与编辑校对、创新营销方式、创新产品形态与服务和创新流程管理。”茅院生认为,未来出版的形态将会突破纸质、音像、电子出版物等传统平面或线性载体,向更多维立体的方向发展。AI势必会成为出版版权登记服务企业数字化的重要驱动力,所以要促进出版行业进一步优化数字要素资源配置,挖掘数据语料化、知识化标引、多模态数据资源等数据的价值。茅院生特别谈道,出版业与AI的融合不仅仅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是生存下去的必要路径。他呼吁出版行业人员要从思想和行动上主动拥抱AI,从体制和机制上激发内生动力,从资源、资本、技术上推动行业广泛合作,要将AI与本行业本企业结合起来,筑牢数据基础,同时坚持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共享的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人工智能与出版的融合发展需要全行业精诚协作,开放共赢才能达到理想的发展目标。

  黄强在演讲中介绍了人教社积极应用成熟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深度融合发展的经验。一方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传统出版。比如,借助各种智能编校手段、建立多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平台和系统、自主研发数字内容版权保护方案等。另一方面,在音像与数字出版中深度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人教数字教材、人教基础服务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与教育出版基础平台等。目前,人教社正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更多应用方式,建立了人教数字AIGC实验室,积极探索多模态资源生成技术,进行教材编研出版智能化研究,并加强与外界合作。

  AIGC时代的到来,科技如何赋能加速出版业版权登记服务的数字化与普及化呢?施其明在演讲中分享了数传集团的实践成果。他介绍,目前AIGC已经深度参与到出版业的编、印、发等核心环节。比如,“AI编辑工作室”能够提供数字员工助理并深度参与到编辑日常工作流程中,让编辑的工作更高效、更智能。以选题策划为例,两位选题策划数字员工可深度参与数智化选题策划工作,能够比传统做法提效57%—89%。在数传集团,AIGC已全面且深度参与到图书出版过程中的内容制作、图书审校、发行营销以及“书后服务”各个环节,且完美高效地展现了AI和数字员工的“超能力”。


  AI仍有局限性,不能将其神化


  生成式AI技术潜力巨大,但也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多挑战。如果AI依据失实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训练,那么势必会导致生成式AI信息的不准确,甚至可能会产生完全捏造的信息内容。

  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出版集团,励讯集团一直密切关注着人工智能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张玉国在演讲中举例,2023年5月,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一名律师在准备辩护材料的过程中使用了ChatGPT,其编造了6个并不存在的司法案例,产生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训练数据的不准确。“AI仍有巨大的局限性,一定不要将AI神化。对专业出版机构来说,AI时代还应以内容为王。出版业因技术而生,随技术变迁和发展,从来不曾畏惧过新技术。高质量和可信任的数据(内容)、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先进的技术和平台(负责任的AI原则)将是专业出版制胜的关键。”张玉国说。

  施其明也表示,目前AIGC对于出版业颠覆性的变革效力在持续进行中,出版业版权登记官网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挑战。他总结道,一方面,现阶段出版物内容同质化风险加大,出版人依然要发挥“把关人”作用,克服算法薄弱环节,确保高质量的生成内容;另一方面,目前知识产权的认定仍存在难度,特别是版权归属认定问题还在激烈的讨论中,但总之,亟须多方协作,共同来维护数字出版市场的版权秩序。


上一篇: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和执行情况开始报送
下一篇:粤港澳携手成立澳门综合型出版企业
相关资讯